

如果给即将过去的一年定个主题的话,我认为用“成长”这个词更合适--自己的成长、爸爸的成长以及梧桐小朋友的成长。
一、自己的成长
我的成长,可以简单粗暴地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两个部分。上半年,爸爸带我们一起成长。下半年,我陪伴梧桐一起成长。
年初,爸爸开始带我们一起共读育儿书籍、认知类书籍:《整体养育》、《沈祖芸全球教育报告》、《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系统思考》、《好好思考》、《遥远的救世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原则》、《反脆弱》、《了不起的我》,并且帮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认知架构,自己的认知和思维也有了不小的提升。
下半年,梧桐小朋友幼儿园毕业,经过我们对教育的系统思考,决定开展在家教育,而我也开启了疯狂的自鸡模式:早起听课,完善自己的数学体系。晚上备课,准备第二天的全天内容,白天结合番茄钟,带娃逐步推进中文、数学和英文学习,同时按照以教为学的原理,带领一群妈妈共学数学思维。
二、爸爸的成长
这一年,爸爸重点做了四件事。
一是构建认知架构系统,并制作认知架构探究系列视频,目前正在闭关中,设计一套帮助成人和儿童构建自己认知架构的课程。
二是举办线下读书会,把好书中的思维模型拆解出来,帮助我们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架构,对我来说,直接触达书本内容本质的这种分享,才是自我提升的关键。
三是对教育理念的分享,大理有很多探索创新教育的家长,我们通过线下沙龙邀请对教育有想法的家长共同探讨面向未来的教育,我们基于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教育观,深度思考了教育的本质,也形成了自己的知行教育框架,按照教育框架中的原则以及方法体系开展在家教育。
四是用了三个月时间筹备了共学事宜, 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最后转为在家教育,但在与全国各地的多名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发掘出了很多值得深思的教育话题,对教育也有了更本质的理解。
这一年,我们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三、梧桐的成长
上半年,梧桐小朋友度过了幼儿园的快乐时光。
从4月份开始,梧桐开启了中英文的自主阅读,我们也开始共读文学作品。
到了8月中旬,梧桐就逐渐进入了小学生状态,开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9月初,我们跟着学校教育同步开启了各学科的学习。说说取得的成绩吧:
中文
与妈妈共读《幼三国》上卷20册,文学作品23部:《骑鹅旅行记》,《小海蒂》,《平安小猪》,《夏洛的网》,《小王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时代广场的蟋蟀》,《魔镜》,《追踪真相》,《100条裙子》,《波普先生的企鹅》,《列那狐的故事》,《小狗钱钱》1,《爱丽丝漫游奇境》,《阿凡提的故事》,《长袜子皮皮》,《伊索寓言》,《稻草人》,《小兔子桑德拉》,《兔子坡》,《黑珍珠》。
与爸爸共读科普绘本:《武器小百科》4本,《中国军事科普绘本系列》9本,《动物脑袋瓜里装的都是啥》,《国家地理动物百科全书》4本,《动物的朋友圈》,《最强动物争霸赛》3本。
自主阅读:《小羊上山》1-4级40本,《迪士尼我会自己读》3-7级30本,韩兴娥儿歌400首,《日有所诵》1本,《晨诵暮读》1本,《金波四季美文》冬季卷1本,桥梁书《小翼龙大冒险》4本,《小妖怪童话系列》12本,《怪物旅馆》10本,《企鹅机动队》10本,《青蛙和蟾蜍》4本,《深见春夫桥梁书》3本,《一年级二班》20本,《神奇糖果》3本,《启发童话小巴士》5本,《臭狗普利》13本,《点点大冒险》7本,宫西达也系列绘本,大红狗系列绘本。
《臭狗普利》后,识字量达到新的高度,《点点大冒险》的识字率达到了99%。
识字的同时,把韩兴娥儿歌当做认知教育素材,把《晨诵暮读》当做绘画素材,并培养边读边在头脑中画画的能力。
高识字量后,语文阅读理解,数学读题解题都占有很大优势。
英文
听力输入:raz e-j约500本,《fly guy》15本,《henry&mudge》28本,《mercy watson》6本,《amelia bedelia》28本,《curious george》6本,《let's read and find out science》31本。
自主阅读:牛津树1-6级,大猫3-4级,《fly guy》,粉红猪小妹,raz f-h。
数学
梧桐从三岁就开始数学启蒙,没有刷过题,也没有背过任何口诀表,一直通过实物探索积累经验。9月份开始了一年级的运算内容,很轻松的就接上了,日常的数学重点还是在思维训练上,每天花费10-20分钟,就完全跟上书本的进度了。目前已经掌握了20以内加减运算以及原理,能够使用多种策略解题,会自主分析各类文字题和应用题。
运动
9月开始练习跳绳,从一开始的每次跳几个,一天跳几十个,到现在,每次能跳两三百个,一天跳上一两千个。
拍篮球也一样,一开始拍几个就断了,现在一次也能拍上几百个。
每天的午饭前和晚饭前半小时,爸爸和梧桐在小院里随便摆上两个球门,就开启了一段幸福又快乐的足球时间。
天气不错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出门在洱海廊道上,爸爸跑步,梧桐轮滑,有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一起骑行,去海边的草地上玩飞盘。
手工
梧桐很喜欢玩陶泥,跟着老师上了半年多的陶泥课,现在已经可以熟练的拉坯了,爸爸的茶杯,家里的果盘,都是梧桐做的,大理的特色瓦猫,家里也有好几只。家里二楼的大窗台上,摆满了梧桐用超轻黏土、瓦楞纸还有折纸做出来的各种喜欢的东西。
乐器
梧桐和一个他很喜欢的台湾老师学习架子鼓,我们组成了一个家庭小乐队,梧桐负责敲鼓,爸爸和我用尤克里里伴奏,每天晚饭后,我们就一起玩一会。
这一年,是我们一家三口收获满满的一年。
2023年,我们继续努力。
2022年,是欢喜与忧伤并存的一年。忧伤的是疫情反反复复,欢喜的是带着爸爸去旅行了,创造了我们美好的记忆。
一直以来想带务农一辈子的爸爸妈妈,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之前妈妈在的时候,是没有经济能力,妈妈不在了以后,好不容易经济能力好一点,又遇到疫情。疫情期间出门,真的是太不方便了。计划了半个月去青甘大环线,出发当天我们五点就起床了,开车到广元,发现兰州有疫情,京藏高速会过兰州害怕行程码变化,我们都打算打道回府去拿羽绒服,准备上西藏。回程的路上,朋友给我们说可以从阿坝州那边到达青海湖,立马换路线。
风尘仆仆的到达阿坝县,赶紧去做核酸,订酒店,当天遇到下雨。冷啊。好家伙,娃爸晚上就高反发高烧,还好带着药出门的,我们都说第二天还发烧就只能回家了,因为要扫码,发热哪儿也去不了。好在第二天起床,娃爸完全适应,爸爸和孩子们都没问题,一早吃了早饭就出发青海湖!
车程九个小时,真的好远啊!
海天一色的青海湖真的太美了。带了小面包喂了海鸥,真的太有意思了,爸爸说一路上都在坐车,来看看还是值得的。唯一的遗憾是,时间晚了点,没有环湖自驾,没有去断崖。我们都说可能是留着下次又去!
看了青海大大小小的盐湖,最美的应该就是茫崖翡翠湖了,比大柴翡翠湖好太多!
除了远,门票才二十一个车,十点多看落日,真的超棒!那边的羊肉串真是好大串!味道也超棒!
后面去了鸣沙山,去了敦煌。因为鸣沙山太高了。爸爸爬不上去,第二天就没去,我们带着娃去爬的。
以此记录2022年这次难忘的旅行!